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牽頭,電子科技大學等10余家合作開發、應用研究及產業化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項目“光電同步腦活動檢測儀”通過初步驗收,驗收會議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召開。
該項目是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牽頭,電子科技大學等10余家合作開發、應用研究及產業化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完成的。自動化所腦網絡中心主任蔣田仔研究員擔任項目負責人。經來自科技部、工信部、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12家單位共同組成的專家評審團認定,項目通過初步驗收。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曹凝副局長、中科院自動化所劉成林副所長出席驗收會議。
驗收會上,蔣田仔研究員介紹了項目總體情況,其他9個單位匯報了子任務情況。項目總目標是光電同步腦活動檢測儀器開發,通過儀器開發、應用開發、工程化開發和產業化,逐步實現目標儀器從工程樣機到標準產品的轉化,真正將儀器投放于市場,為相關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科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撐。
項目自2012年10月起開始啟動,在四年的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已成功研制了高性能多通道近紅外血氧檢測模塊,開發了高性能多導腦電采集模塊,同時完成了近紅外檢測模塊與腦電刺激模塊的硬件以及軟件平臺的搭建,實現了近紅外光譜技術和腦電采集技術的同步采集,真正實現了腦功能信號的多模態數據融合。在硬件研發以及軟件研發等各個方面都有許多創新點,先后申請了國內專利64項;國外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21項。目前已生產32通道光電同步腦活動檢測系統5臺,8通道光電腦活動檢測系統8臺,2通道血氧檢測頭戴5臺。
項目研制的光電同步腦活動檢測系統已經在多家應用單位開展研究工作,系統對于深入研究正常及疾病狀態下的腦功能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能夠同時獲取神經電活動和神經元電活動和血氧代謝信息,滿足了許多研究機構和臨床應用單位的重大需求。該系統具有同步采集神經電活動和腦代謝信息方面的獨特優勢,在認知以及重大神經精神疾病的臨床應用方面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