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英文:smarthome,homeau to mation)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事實上,智能家居這一概念被認為最早起源于美國,而隨著海爾家居的U—home、小米的智能家庭和蘋果的HomeKit的出現,智能家居在中國也正成為2014年度的熱頻詞匯。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00億元以上。
仍處發展初期階段
無論是質量低劣,還是功能復雜、操作困難的智能化產品都會讓用戶覺得繁瑣和有負擔。
智能家居在我國發展已近十年,總體而言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據專家預測,當前全球智能家居領域市場規模約為500億美元,國內只有近10億美元。對此,深圳科道智能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姚金安表示,打造智能家居,先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有一套通信網絡。二是基于這套通信網絡,應該達成用戶管理服務。三是這套系統必須跟互聯網連接起來。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叫智能家居。然而目前智能家居卻存在一系列問題,首先就是市場上推出的很多智能家居產品技術并上不成熟,造成消費者對智能家居認識的混亂。一些廠家又急功近利,把不成熟的產品推向了市場。無論是質量低劣,還是功能復雜、操作困難的智能化產品都會讓用戶覺得繁瑣和有負擔。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智能家居還在亂世時代,行業標準沒有規范,難以進行廣告大力宣傳,用戶主動購買的欲望還沒有被開發出來。浙江風向標科技有限公司總裁CEO馬延文指出,現在的智能家居市場,各有各的標準,各有各的系統,系統和系統之間互不兼容,給客戶帶來了很大不便。往往會出現安裝了甲公司生產的智能家居系統,再買乙公司生產的智能家居產品,兩套產品不兼容、用不了的現象。
宣傳不到位,大多數用戶認識不足,接受程度有限也是一個原因。有專家稱,在主流的城市人群中,對傳統智能家居的印象仍停留在昂貴、奢侈、不實用、穩定性差、用戶體驗差、操作復雜的層面。在很多人心里,智能家居是個高高在上的概念,只有在別墅區或是一些高檔小區中才能見到。
需要服務模式的改變
智能家居行業面對的客戶是各種各樣的普通家庭,他們更需要保姆式的服務。
總結上述原因,無論市場因素、標準因素,還是產品因素,固然都是智能家居市場發展不盡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但進一步思考也會發現,這些因素又是任何一個產業發展初期都會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當然需要解決,行業才能走向成熟,但是具體到智能家居行業應該如何解決呢?
馬延文認為,近十年的行業發展以及在應用技術工業化、民用化的背景下,智能家居類產品已無技術上的問題。價格上離普通人的生活也并非想像中的那么遙遠,把一整套智能產品搬回家,對于很多工薪階層來說也許不切實際,但花費少量的錢改造一部分還是可行的。所以,目前最大的問題實際是整個智能家居產業還沒有做好完全的整合,包括技術的整合以及市場服務上的整合。以前的智能家居行業是大家各作一段,模塊、器件、軟件、整機,卻沒有想到,智能家居產業有別于傳統的家電、消費電子等行業,市場固然需要專業的模塊廠商,但是更需要打包服務的集成商,設計、集成、施工,以至后期的維修維護。因為這個行業面對的客戶是各種各樣的普通家庭,他們更需要“保姆式”的服務。
“也就是說,智能家居發展的關鍵在于服務模式的改變和完善。智能化應該是整體的,需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點狀創新往往不能持久。風向標以前也是做模塊的,但是已經建立自身的平臺化產品,現在又積極搭建渠道網絡和服務體系,面向BtoB和BtoC兩個市場。‘全’是現在風向標最大的優點。只有把最后一公里打通了,這個行業才能發展起來。”馬延文說。
安防將是市場啟動突破口
解決“剛需”是啟動市場的關鍵,消費者需要的是一整套能應用、能落地的方案。
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產業的影響下,近年來智能家居的關注度持續火熱,創新智能硬件、軟件層出不窮,這為智能家居的產品創新帶來新思潮。智能家居市場一定會成長起來。但突破口在哪里呢?
姚金安認為,節能環保易用是贏得市場的關鍵之一。以智能家居的一個核心,將環保作為亮點。一、產品用的嵌入式的結構,這種嵌入式的結構本身就是超低功耗的。二、定時管理功能,當用戶上班離開家的時候,它會自動把電視機的電源切斷,把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去掉。在低碳生活、節能環保的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能夠做到這點是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這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
馬延文認為,解決“剛需”是啟動市場的關鍵。消費者需要的是一整套能應用、能落地的方案,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為智能家居買單。而安防是最基本的需求;另外節水、省電、健康等也是可以開發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