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亚洲 日本-欧美 日韩 成人-欧美 日产 国产动漫-欧美 另类 精品一区视频-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99久久精品免费

 

智能可穿戴設備 與人長久相伴 發展大有空間

   2018-10-19 安徽日報4460
核心提示:本報記者 馬成濤  智能手表可移動支付、撥打電話、摔倒報警、心跳實時檢測;智能手環可GPS定位、接入打車軟件、睡眠追蹤、測量
 本報記者 馬成濤
 
  智能手表可移動支付、撥打電話、摔倒報警、心跳實時檢測;智能手環可GPS定位、接入打車軟件、睡眠追蹤、測量氣壓變化;智能眼鏡可通過語音或手勢添加日程、地圖導航、拍攝照片和視頻、與朋友視頻通話……近年來,一大批可穿戴設備上市,可穿戴設備市場迎來爆發期。你使用過可穿戴設備嗎?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可穿戴設備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品類不斷豐富功能日益強大
 
  可穿戴設備新品不斷上市,在導航、健康、社交等領域都有相對成熟的產品推出。近日,在蘋果秋季發布會上,蘋果除了發布三款智能手機,還帶來了一款智能手表。報告顯示,盡管蘋果i-Phone XS需求疲軟,但是蘋果手表預定卻超出預期。據了解,這款智能手表采用了全新的64位處理器,性能提升了兩倍;裝備了全新的電極式心率傳感器,實現了讓用戶監測自己心電圖的功能。此外,它還配備了新一代加速度計陀螺儀,具有跌倒警示功能。當檢測到用戶跌倒時,這款智能手表將發出警示,提示用戶撥打緊急服務電話,如果發現用戶超過1分鐘沒有反應,將自動開啟呼叫。
 
  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我國科技企業也表現不俗。近日,皖企華米科技在北京發布AMAZFIT智能手表、AMAZ-FIT健康手環1S,以及全球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能芯片 “黃山1號”。其中,AMAZFIT健康手環 1S集成 AI(人工智能)算法,能夠對采集到的心率信號進行實時分析,提供24小時醫療專家咨詢服務,以及日常健康的分析與指導,幫助用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黃山1號”采用RISC-V架構,具有性能高、功耗低、體積小、易于擴展等特點,而且開放、免費,非常適合微小嵌入式系統,大大拓展了可穿戴應用場景。 “黃山1號”還加入AI引擎,包括兩個心電圖引擎、一個生物特征識別引擎、一個心率的心臟病識別引擎。生物識別引擎可根據每個人的心臟情況,判斷測試者是否為機主本人。
 
  可穿戴設備品類不斷豐富,功能日益強大,逐漸催熱消費市場。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產量約5880萬臺,同比增長32.43%;銷量約5025萬臺,同比增長29.64%,預計2021年銷售規模將達到1億臺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技術日益成熟,可穿戴設備市場空間已經大大擴展。生物傳感器和陀螺儀等電子元器件可嵌入帽子、鞋子、眼鏡、手表、頭盔、T恤衫等傳統穿戴物品中,讓可穿戴設備從“新奇玩意”變成“勞動工具”。
 
諸多難點待解創新大有可為
 
  不過,可穿戴設備產品同質化嚴重,面臨創新乏力困境。市場上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大多主打健康和健身功能,核心功能就是測步、監控睡眠等,功能類似,沒有實質性差異。可穿戴設備盡管品類繁多,但是很多產品還沒有實現大規模商用,目前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領域。數據顯示,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的份額占據了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的95%。
 
  此外,可穿戴設備還存在著電池續航時間短、部分功能容易被手機替代、隱私暴露、體驗不佳等問題。不少用戶在嘗到新鮮感之后,就開始紛紛放棄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市場要想持續高速增長,還需解決電池技術、信息安全等難題。
 
  在可穿戴領域,讓產品脫穎而出的利器是技術創新。除了健康和健身應用,一些高端可穿戴設備開始加載移動支付、社交、辦公、蜂窩網絡等功能,圈粉無數。報告顯示,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在2018年第一季度增長了1.2%,而去年同期增速則為18%,增速大幅下降。分析人士認為,造成增速下降的原因是基礎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下降,但是一些功能更強大、更具創新性的高端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則增長了28.4%。
 
  “可穿戴設備行業雖然存在諸多痛點,但是并不意味著市場需求不足。只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讓消費者認可,可穿戴市場仍然是一片藍海。 ”業內人士分析,技術創新將成為可穿戴市場發展的助推器。數據顯示,內置傳感器的智能衣物的出貨量雖然比不上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但是增速卻不低,今年第一季度增長了58.6%。VR(虛擬現實)頭盔等VR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預計今年增長27.4%。還有一些廠商將智能助手、實時語言翻譯等功能加載到耳戴式可穿戴設備中。業內預計,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耳戴式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在2022年增長5倍,成為增長最快的可穿戴設備類型。

攜帶更加方便讓智能設備互通互聯
 
  在物聯網時代,可穿戴設備將派上更大用場,有望成為物聯網“新入口”。業內人士認為,物聯網的發展給可穿戴設備帶來新機遇。物聯網若要實現物物相連,需要網絡接入點,而可穿戴設備憑借其便攜的優勢,可作為物聯網的入口,通過搭載各種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存儲、交換等。未來,可穿戴設備還可與人工智能結合起來,依托智能算法,通過語音識別、語音喚醒、人臉識別、智能感知等技術,實現實時采集、數據分析等。
 
  相比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更容易攜帶,更適合做物聯網的媒介和載體。通過打通物聯網的核心環節,可穿戴設備不僅讓智能設備互聯互通,還能實現人機互動。佩戴者無需花費太多精力,就能通過可穿戴設備處理好生活中的各種瑣事,讓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比如,智能手環能夠遠程控制家中的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等智能設備。如果發現冰箱中的食物不夠了、空調忘記關了,智能手環可以實時提醒用戶,甚至會自動處理這些事情。
 
  “我們希望通過可穿戴的方式把人連接到互聯網,即連接到整個智能家居、智能化的硬件設備,把人通過可穿戴的方式跟整個IoT(物聯網)的世界連接在一起。 ”在華米科技CEO黃汪看來,可穿戴設備有望將智能家居連接為一體,讓用戶可以簡單、方便地控制和使用。
 
  令人欣喜的是,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政策支持重點。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印發的《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的發展方向,培育中高端消費領域新增長點將是未來政策的一大主線。為此,我國將實施新型信息產品供給體系提質行動,提升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養老、虛擬/增強現實、超高清終端設備產品供給能力,深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引導消費電子產品加快轉型升級。
 
  業界普遍認為,可穿戴設備的核心價值還遠未發揮出來。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加速到來,可穿戴設備有望再次騰飛,成為更受追捧的“爆品”。
 
0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智能輸送新聞
推薦圖文
推薦智能輸送新聞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怡鵬達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粵ICP備2023057463號  |  粵ICP備2023057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