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互聯網來勢兇猛,逐漸滲透到了包括家居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智能家居的大爆發從去年年底持續至今,小米、美的“任性牽手”、魅族、海爾“浪漫結盟”,這些都讓原本備受關注的智能家居市場再度升溫。報告預測,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2015年將達到1240億元。
海內外大鱷爭相入局智能家居市場
日前,日本電器業巨頭松下表示已準備好一系列智能家居設備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面世:不需要廚師,只要有一套高智慧廚房,人們就能炒出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新時代的鏡子也將變得神通廣大,不但會教人梳頭化妝,還能給人看相醫病。
以三星、LG為首的韓企也在智能家居領域下足了功夫,三星在布局全品類智能家電終端的同時,推出了SmartHome智能家居開放平臺和Tizen操作系統,并允許第三方加入。為爭做一枝獨秀,中國企業更是百花齊放。以阿里、京東、小米為首的互聯網企業積極打造智能生活生態圈。以海爾、美的等為代表的電器大佬,把“家電”作為智能家居的突破點,提速物聯網家居市場布局。
穿著鐵鞋在跳舞的智能家居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家居經過一年多產業磨合,已處在爆發前夜。然而真實情況卻是有87.5%的用戶對智能家居現狀不滿,表示跟預期完全不符,或低于預期;36.62%的網友表示現在的智能家居和預期完全不沾邊。
消費者不滿意的根本原因在于產品間互聯互通問題難,用戶體驗差。無論是智能家電還是智能燈泡、智能開關,目前都需要手機APP進行控制。仔細分析你會發現,其實這并不實用。任何一款智能化產品都是獨立的,燈泡、插座、電視...需要不同的APP完成操作,每一次控制都需要等待登錄,還不如直接起身關燈更方便。況且,靠APP遙控這些所謂的智能設備,手機電量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撕掉“偽智能”夢想還需再邁兩大步
處在智能單品數量和智能水平大幅增長階段的智能家居,想要真正實現我們腦海中所構想的“家”,還需要再邁進兩大步。
第一步:打通各平臺和產品間的互聯互通
未來不是一個平臺直接服務所有用戶的天下,而是一個大平臺跟N多公司、產品相互深度嵌套,然后再對所有用戶服務的天下。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政府和行業協會、企業應該共同來參與制定智能家電、智能家居的標準。
業內人士也指出,以阿里、百度、騰訊360、小米、傳統家電廠商為代表的巨頭企業,在智能生活市場這一最新風口上,無論在資金、技術、推廣手段,還是渠道、人脈、用戶基數和影響力方面,都有創業團隊無可匹敵的天然優勢。但想要整個智能家居生活市場徹底繁榮,只有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家電企業之間相互合作,優勢互補,才能在智能家居這塊“蛋糕”中分得更多的利益。
第二步:實現人工智能“機隨人想”
技術層面的突破是智能家居發展需要邁進的另一步。真正的智能家居應該是未卜先知,感知用戶的需求,所想即所得。對于一套智能家居控制系統來說,產品與產品之間的聯動非常重要。用戶希望只要發出一個指令,就可以讓多個智能家居產品聯動提供服務。
所以,對于櫥柜等家居企業而言,如何在已有的技術基礎上,將更多的傳感器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融入到智能家居行業中需要引起企業們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