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進入尾聲。虛擬現實、自動駕駛、3D打印、智能家居、無人機、可穿戴設備……幾乎整個消費技術生態系統的產品和技術領域都充滿看點,預計今年發布新品數量將超過2萬件。
CES創辦已有50周年,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消費技術廠商發布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重要舞臺,被稱作國際消費技術發展趨勢的“風向標”。據了解,本屆電子展的展廳面積超過24萬平方米,共有3800多家公司及超過16.5萬人參展,其中超過5萬人來自美國以外。
從本屆CES上不難看出,汽車智能化趨勢依然明顯。自動駕駛技術無疑最受關注,已經開始走入現實,福特、本田和通用等傳統汽車制造商均利用CES平臺展示最近的相關創新。而許多研究人工智能、數據、芯片等技術的科技企業,也在聯合起來推動自動駕駛技術。比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德爾福宣布與福特合作,英特爾、Mobileye宣布與寶馬合作,英偉達公司決定與德國ZF集團合作研發車載計算平臺。
除了自動駕駛技術,更具互動性的駕駛體驗也在各種新科技的支持下成為可能。比如,人工智能和人臉識別技術或許可以替代車鑰匙,燈光、溫度、座椅和廣播音量等環境因素可以自動調節,車輛可以根據需求設計出行路線,甚至還可能識別出駕駛者的情緒。
自動駕駛技術雖然目前正剛剛步入現實,但是快速成熟的趨勢正在顯現。一些業內專家預計,2020年左右可能成為有人類駕駛員看護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關鍵年份;到本世紀30年代,將會有15%出售的新車可以完全實現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