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創新者的通行證,是一切產業實現品質飛躍、鑄就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在經濟新常態下,創新驅動已成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而在企業發展中,創新也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竭能源。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其根本動力在于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數字化網絡化普及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戰略突破、大數據的爆發和集成創新興起。而智能制造是制造技術與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必不可少的支柱產業。
海爾:爭做中國制造2025實踐典范
在從低端傳統制造到高端智能制造的過程中,中國制造與先進國家的差距依然很大,中國制造迫切需要推行智能制造新模式,完成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身。在這種形勢下,海爾作為中國家電行業代表在智能制造創新方面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率先打造出行業最領先的互聯工廠,成為中國制造2025實踐的典范。目前海爾已建成了空調、洗衣機、冰箱等8大互聯工廠,完成了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變,并將用戶、研發資源、供應商和創客整合到一個共創共贏生態圈中。
而在第二十三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選活動中,海爾作為243項“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項中的唯一家電行業代表,憑借其“基于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的互聯工廠生態圈建設”,與中航、國家電網、中國石油等30家國家重企共同獲得一等獎。
海信:打造“西南地區”智能制造基地
“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智造”成為了2016年的熱點之一。在今年7月工信部發布的《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中,貴陽海信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上榜的電視制造企業。據了解,近年來,海信貴陽投入約6000萬用于數字化智能制造企業升級建設。
在連線工作方面,實現了GM1、GM2線的連線,避免了模組產品的下線包裝和重新上線的冗余環節;在自動化設備方面,引入了PCBI自動卡合機器人、雙臂自動鎖固機器人、自動翻屏機器人、包裝自動化線體;在信息化系統方面,導入了原材料WMS系統、AGV自動送料系統、ESOP電子作業指導書系統,成功升級了ERP系統,并完善了與ERP系統相關的12個信息系統的接口制作和功能升級。
東風日產:勾畫“智能制造”戰略藍圖
隨著社會及技術層面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汽車行業已進入了智能時代。 為順應消費者需求智能化發展的趨勢,東風日產將進入以智能技術為驅動的YOUNG NISSAN3.0時代,發布“I3計劃”以打造智能出行。據悉,該計劃以全價值鏈智能升級為核心,從智能出行、智造品質、智享體驗三大維度布局未來。
在智能出行方面,以“零碰撞、零排放、零距離”作為終極目標,開啟汽車技術的智能化升級,東風日產將成為率先導入中國的量產電動車的首個合資品牌。在智造品質方面,構建國內首創“整建制”先進工程技術中心,以數字化開發平臺、智能化精工制造和信息化品質管理,實現制造技術的智能化升級。在智享體驗等方面,依托國內首個合資汽車公司自建電商平臺車巴巴、率先將VR技術應用于新車體驗的沉浸式產品數字體驗平臺、車載智能信息服務的應用,進行顧客全觸點的智能化升級。
曠達科技:智能制造布局加速落地
日前,曠達科技公司公告擬對富林工貿、富邦電氣和富沃電器進行投資,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持有三家公司100%的股權,投資金額初步預計不超過人民幣4億元,從而進軍汽車微特電機領域。
當前,微型電機廣泛應用在發動機、底盤、車身三大部件以及相關附件中,現階段平均單車配置30只左右。隨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發展,導航系統、汽車音響、電視娛樂系統、車載通信系統等也需要配備微特電機,單車配置率將上升。正是看準了這一發展機遇,曠達科技才進軍汽車微特電機領域,致力于擴大優勢產品的市場份額,搶奪電動化、智能等行業發展紅利窗口,而本次收購也將為公司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發展打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