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日于溫州樂清開幕的“第四屆國際(樂清)物聯網傳感器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來自工信部電子司的官員、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的嘉賓發言表示,“正在積極調研研究,爭取盡早出臺傳感器提升工程行動計劃。”“目前我們正在籌建全國MEMS器件標準委員會,重點抓MEMS、傳感器標準的研究制定”。
傳感器作為信息化的核心,正在加速上升到國家戰略性產業高度。同時,他們針對產業化發展推進提出了五大措施建議。
傳感器作為智能裝備感知外部環境信息的自主輸入裝置,對智能裝備的應用起著技術牽引和場景升級的作用,并將在產業化浪潮中優先受益。
海通證券表示,萬物互聯時代到來,傳感器是物聯網的“心臟”,前景巨大。麥肯錫報告指出,到2025年,物聯網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在2.7萬億到6.2萬億美元之間。傳感器是數據采集的入口,物聯網的“心臟”,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2015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為1019億美元,BCC Research預計2016-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11%,到2021年將達到1906億美元,傳感器的市場空間極為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