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時候,突然下大雨,而家里窗簾沒拉怎么辦?出門走得急,忘記關空調怎么辦?沒帶鑰匙,進不了屋怎么辦?……智能家居時代,這一切都不是問題,只要有手機,在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遠程遙控指揮家里的門鎖、空調、攝像頭、窗簾等,讓你居家無憂。
這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的場景,正是張悟潛心打造的智能家居事業。現年40多歲的張悟本來在市中區經營著一家生意不錯的KTV,每個月營業收入很穩定,但在生意中敢打敢闖的他不甘于平庸,在老同學的介紹下,從事起了從沒有涉足過的智能家居事業。
說起智能家居,可能很多甜城市民都還不是很熟悉,因為在整個西部地區來說,它的普及程度還不算高,老百姓接受程度較低。對于剛在這一塊創業不久的張悟而言,同樣如此,最開始接觸智能家居創業團隊的時候,他甚至還有些懷疑這是不是傳銷。
不過,“人無我有”就是商機,智能家居屬于朝陽產業,在后來的接觸和培訓中,張悟漸漸感受到了智能家居帶來的好處,以及其中蘊藏的商機。
經過前期認真籌備,張悟和同學共投入60多萬元,并于今年8月初在翡翠國際社區商業街開起了智能家居店。都說“萬事開頭難”,由于智能家居還是個新事物,內江普通市民對其認知度不高,接受起來也比較困難,在前期推廣中可謂困難重重。他們在走訪小區、房地產開發商、裝飾公司中“碰壁”不少。一些居民懷疑智能家居是假的,說話很不客氣,張悟和他的團隊就耐心講解,以真誠打動人。他們有時一天要跑大約20公里的路程,在8月的天空下,常常是累得汗流浹背,一天下來講到口干舌燥,連聲音都沙啞了。
張悟知道,要想將智能家居順利推出去,光靠勤奮和耐心是不夠的,還得講策略。他對一些居民講,“智能家居到底好不好,你用了才知道,公司可以先免費試用半個月,如果到時候喜歡的話,再安裝也不遲。”在價格方面,他們銷售的幾千元不等的智能家居普通家庭都能承受,就靠這接地氣的銷售,不少居民試用過后開始接受。張悟記得,今年9月初,他們成功簽出了第一單,雖然才幾千元錢,但畢竟有了一個好的開頭,這讓創業初期的張悟看到了希望。